2019年5月27日星期一

貿易戰與做好投資有關係嗎?

幾日前,一好友問我:看這貿易戰一時半會打不完,你說這股市是不是沒戲了?

我反問:你說高考要考進北大清華,和出什麼樣的考題有關係麼?

好友聽不懂。

我補充:假如說北大清華這一屆招生1000人,按考試成績從高到低的次序錄取,請問你考幾分才會被錄取呢?

他回答說:那不是考幾分的問題,只要考到排名1000人以內就能被錄取了。

然後,過了大約1分鐘,他恍然大悟了。


2019年5月21日星期二

具備什麼特質的人最可能成功?

答案很簡單,就是具備科學家素養的人。

想一想科學家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好奇,渴望了解事物的本質,忘我,客觀,理性,遠見,冷靜,專注,淡薄名利,不怕失敗,重視理論,重視證據,重視邏輯,不輕易下結論,不狹隘,誠實,謙虛,縝密......也許還有更多,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1.這些特點之間存在內在聯繫,不可能獨立存在。2.因此,擁有以上特點的可以視為具備科學家素養。

政治家,藝術家,企業家,投資家......你能想到的各種家,只要是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就一定具備科學家素養。

只要多加留心,就能夠從另一個人的言談中判斷此人是否具備科學家素養。

懂得這些之後,要找到好的管理者,好的領導,好的部下,好的學生,好的導師......就方便得多了。

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

我的新嘗試

前後用了7個月時間大致完成一項新嘗試 - 投資就如生活,沒點新花樣怎麼行?

在第一個月,我構思了好幾個短線交易策略,然後深入思考以及跟別人進行一系列討論,最後在理論層面篩選出一個最佳策略。

在第二個月,我找來許多歷史數據進行策略回測,其中不乏各種壓力測試,結果顯示該策略與理論上的預期效果十分接近。同時在回測過程中發現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月底策略更新至2.0版本。

在第三個月,使用2.0版本進行同樣的流水式回測和各種壓力測試,結果同樣令人滿意。同時在回測過程中又發現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於是策略更新至3.0版本。由於對回測已經有了一些經驗,回測速度加快了,至月底已經完成3.0版本的測試,結果與預期一致。

在第四個月,使用策略3.0進行實盤操作,僅用0.1%的資金進行嘗試和練習,結果非常滿意,而在過程中又發現可以改進的地方,於是4.0版出現了。

在第五個月,使用策略4.0進行實盤操作,依舊用0.1%的資金進行,結果令人興奮不已。

在第六個月,一邊繼續使用4.0進行交易,一邊向所有客戶展示這一嘗試的結果,還一邊探討是否有必要把策略程式化以便今後可以實現自動化交易。

在第七個月(本月),月初進一步微調策略,更新至4.1版本,一眾對此感興趣的客戶的嘗試性資金到位,我自己投入大約8%的資金,開始一段為期3個月的實盤體驗之旅(主要是讓客戶體驗)。從第四個月到第六個月,從3.0到4.0,實盤淨收益為28%,本月至今實盤淨收益率為9%,總收益為37%(已經扣除一切實際交易費用)。

對於這個新嘗試,格外謹慎和理智的客戶必定要問一句:“你怎麼確定該策略在未來12年會表現得像過去12年一樣好呢?”

我的回答是:首先,先假設這個策略持續有效,在這個前提下,在未來12年中可能表現得比過去12年好一些或者差一些,但不會差太遠,因為過去12年中已經經歷了上千次連續交易,並且也經歷了2輪牛熊週期,事實上,對於這種短線策略而言,經歷了不下100輪牛熊週期,只要想像一下你作為一個人類,從這個方向直走3天,你會翻過2座山,可是如果你是一隻螞蟻,走同樣的路線,你要翻過的很可能是2000000座山,就明白我的意思了。其次,假設這個策略以後永遠失效,在這個前提下,市場的短線零和效應不復存在,而這是不可能出現的結果,因此該假設不成立,因此該假設的反面成立。

4.1版肯定不是最終版本,但是這個版本已經足以令我興奮不已,也足以跑贏99.99%的人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只投入8%的資金呢?因為,我其實更希望我只投入1%的資金,如果是這樣,就說明我嘗試成功的投資策略有足足100種了。我的快樂,主要來自於發現和驗證不同的投資策略。


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

過度優化

如果你是企業的大股東,你僱用了一位職業經理人替你管理企業,再假設該經理人有能力把企業經營至8分(滿分10分),再假設你同樣有能力將企業經營至8分,那麼,如果你總是習慣插手經理人的工作,最佳和最壞的長期結果分別是什麼呢?

最佳的情況是其中一方的8分中的2分有效填補了對方的空白,另外6分大家達成理智的共識,於是企業的經營達到最高的10分。

最壞的情況是雙方的8分實際上是重疊的,並且由於在溝通上出現了問題,雙方意見統一不了,最終變成0分。

我把這種重疊優化稱為過度優化。“過度”是要表達不好的意思,因為在現實例子中,由於各種複雜的因素(主要是人的心理因素),這種過度優化的結果往往很少產生互補效果,更多的是變成互相拖後腿。

可以把上面例子中的大股東和經理人替換成基金投資者和基金經理,或者普通股市散戶和上市公司管理者,或者交易者和既定交易策略。顯然,這裡每一對之間的溝通幾乎是零,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過度優化就常常帶來負面的影響。

2019年5月11日星期六

最幸運的一群

要客觀看待各種事物真的很不容易,要了解世界上各種系統如何運作同樣很不容易。

有些人在這上面努過力了,可是往前方一看發現還望不到盡頭,於是感到傷心失望。

有些人往回看,發現自己實實在在的進步了,於是感到欣慰和振奮,然後繼續走在這條路上。

後者,可能是世上最幸運的一群人了。

在學會客觀看待其他事物之前,最好先學會客觀看待自己的各種不完美,並且懂得最快的進步就是每天都在進步。

2019年5月8日星期三

偉大的投資機會到底偉大在哪兒?

芒格曾經說過如果抓住的是平庸的機會,那麼結果也好不到哪兒去。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抓住的是偉大的機會,那麼結果會變得更好。我的問題是:這裡說的偉大,到底指什麼,或者說,到底偉大在哪兒?

這個問題花了我不少時間去尋找答案 - 雖然芒格是貨真價實的智者,我也十分推崇他的一些觀點或者原則,然而我還是不願意毫不思索的接受他的每一句話。事實上我不願意毫不思索的接受任何人的觀點,因為不經過自己思考領悟的觀點始終是別人的觀點,而別人的觀點難以牢記,也難以在需要的時候派上用場。

起初我以為所謂的偉大的機會是指那些經過比較長時間才出現一次的趨勢性機會,儘管每個人對於趨勢性機會的判斷標準可能有所不同。後來我發現並非如此。我的發現並非僅僅來自自己經歷過的投資案例,而是絕大部分來自對海量數據的分析。

有些交易(或投資)機會出現的頻率低,但是一旦遇到並抓住這些機會就賺的盆滿缽滿。相比之下有些機會出現的頻率高,但是這些機會提供利潤空間不大,抓住100個這樣的小機會可能也不比抓住1個大機會賺的多。這一點相信許多人早有體會。

問題是,在同等時間段內,比方說10年,大機會出現1次,而小機會出現幾百次,抓住幾百次小機會獲得的回報其實比抓住1次大機會所獲得的回報要大,而且很可能要大很多。

既然如此,那麼偉大的投資機會到底偉大在哪裡呢?

其偉大之處在於大大節省了投資者最缺的資源 - 耐心。

假設給你兩個功率不一樣,但容量一樣的電熱壺,A和B,A功率比B大1倍。你在使用A煮開水時每隔5秒看一次煮開了沒有,而你在使用B煮開水時每隔100秒看一次煮開了沒有,雖然A煮開水的時間比B短了50%,但是由於你看它煮水的頻率高了20倍,你很可能感覺A用的時間比B還要長一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你每次察看電熱壺都在消耗你的耐心。

投資者最缺乏的資源不是資金,不是知識,不是經驗,而是耐心。而偉大的機會之所以偉大,就是最大限度的防止投資者浪費耐心。你可以從別人那裡獲得資金,獲得知識,獲得經驗,耐心卻沒有人可以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