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市場的信號和噪音

自認為理智的投資者似乎對市場噪音十分抗拒,他們力圖使用各種方法來排除市場噪音,以求獲得真正的市場信號。

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市場的信號和噪音之間的比例是1:10以上,也就是說可能1:12或者1:15,也就是說噪音佔了絕大部分,噪音和信號都促使價格波動,因此可以理解為價格波動絕大部分拜噪音所賜。

既然如此,那麼假設真能順利排除噪音,也就意味著喪失了大部分的交易機會。

我不認為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來排除噪音,也就是剔除大部分交易機會是最明智的選擇,何況即便出了大力氣也不見得就能避免噪音的干擾。

既然市場給我們噪音,為何不想辦法利用它呢?

帶著這個想法,我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仔細的分析了多種資產的市場噪音,發現還是有利用的價值的,而且它的價值絲毫不亞於真正的市場信號的價值。

於是我決定使用市場噪音策略來作為一種有力的補充,當市場信號不明顯時,我就使用噪音策略,當市場信號變得非常清晰時,就改用市場信號。

懂得欣賞和利用市場噪音的人不多,有的是因模仿他人的風格而抗拒它,有的是因為對真信號信心不足而被噪音影響導致虧損,有的是因為噪音隨機性太強而討厭它。

正是因為利用它的人少,因此它才有利用價值。以後懂得利用它的人會增加到使它的利用價值明顯降低嗎?我認為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噪音的源頭就是投資者的情緒,如果投資者都沒有情緒,驅動市場的動力也就消失了,市場本身也會消失。

18 条评论:

  1. 師兄說得對。我曾有一段日子也抗拒這些噪音,但現在變得樂於聆聽,藉以更直接了解市場氣氛

    回复删除
    回复
    1. 嗯,不少基金經理也努力聆聽市場的聲音,我是想辦法把這些聲音數量化,然後歸類,然後統計每一類聲音給後續價格波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的概率,然後根據概率來決定每一筆短線交易。

      删除
  2. 何謂信號?何謂噪音?
    當噪音能夠影響市場的變化時,噪音便不只是噪音。
    能夠被自己利用而從中獲取利益的便是信號,否則便是噪音。
    只是要在噪音中找出信號,不會很容易,否則便不叫做噪音。
    信號和噪音,因人而異。
    謝謝分享。

    回复删除
    回复
    1. 我在這裡提的噪音和信號是客觀上的,而非主觀上的。你說的在理,我能利用的噪音其實就是屬於我的信號,我不能利用的信號就是屬於我的噪音。這是主觀上的定義。我在這裡提的噪音,是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的噪音,是他們無法簡單利用以獲利的。信號少而噪音多的特徵反映了能夠理解市場信息的人是少數。人們以為市場波動是隨機的,因此難以捕捉,而其實是因為參與者普遍不理解市場中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市場波動才出現隨機感。既然如此,就說明那些隨機波動或者噪音有被利用的廣闊天地。

      删除
    2. 是的。
      因為大多數人都無法理解,不能從中取得有用的信號,所以叫噪音。
      將來有機會,也請Jack兄簡單介紹一下,如何能從(大多數人認為的)噪音中找到信號。
      謝謝!

      删除
    3. 在第二個評論中我已大概說了我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噪音兩個屬性,一個是音量,一個是屬於那一類,即類型。類型可以自己來定義,不管分成多少種類型,也不管分類的標準,分類於我而言只是為了方便統計該類型引發近期價格怎麼樣的波動的概率。音量屬性則用來確認未來價格的波動範圍。計算出概率和範圍以後就按一定的權重下注。目前我能做到的噪音轉信號的轉換率大約在60%,轉換失敗是25%,無法轉換(即主動放棄轉換)佔了15%。這個結果在過去5000+次交易中平均獲得每年32%的回報率,並且最大連續虧損保持在7%以下。

      删除
  3. 從前我會選擇避而不聽, 但結果不是很好, 最後還是被影響, 因為我不是從心裏知道我應該忽視它們, 只是強制自己不去接觸
    Jack 兄說的分別以後再加以利用是更高層次了, 光是避免受到"噪音"的影響對我己是很吃力, 不過現在比較好了, 不知是何時開始突然覺得外間的消息沒有以前那麼影響到我了, 不過想要學Jack 兄的反過來利用, 我還差得遠, 我覺得普通散戶能做到分辨噪音已不多於10%, 不然市況就不會那麼波動了

    謝謝分享

    回复删除
    回复
    1. 應該說使用來“傾聽”的工具不是耳朵而是把數據記錄下來,數字不會引起任何情緒變化,因為數字難以在腦中產生任何形象的畫面也不會產生共鳴效應。我覺得學也沒想像中那麼難,我就使用了基本的統計知識,基本的計算知識,然後就是耐心一點去觀摩大量歷史數據,期間注意排除自身的一些偏見,心態盡量保持開放,準備好迎接任何預期之外的結果。實際操作時要謹記你自己什麼也不是,你什麼觀點也沒有,即使有,也是錯的,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事先安排好這個投資策略總共佔用你多少比例的資金量,以及確保每一次下注都嚴格按照計算好的概率來,做對了不要太興奮,做錯了也不要太氣餒,保持開放心態才能吸取教訓並改進策略。

      删除
    2. 在過去兩個交易日中,我的這個噪音策略取得6%的回報,在過去1個月中取得12%的回報,在過去2個月中它取得28%的回報,我說的是實盤操作的結果,一切交易費用已經扣除。對此結果我沒有感到特別興奮,因為這只能說明到目前為止該策略運行得還不錯,從理論上和從過去連續八年的回測結果來看,都能讓我在主觀上相信未來也能繼續表現得不錯,僅此而已。所謂開放的心態就是這樣,在一個理論或者策略看起來正確時,只能說明尚未發現其錯誤的地方。

      删除
    3. 請問Jack兄,所用的歷史數據是否要在付費的金融資訊系統才能取得?

      删除
    4. 免費的資訊系統裡的噪音已經足夠多了,所以不用。

      删除
    5. 可以舉例說一下,有那些噪音可以在免費的資訊系統裡找到(包括歷史數據)嗎?

      删除
    6. 那可就多了,你所能接觸到的公開數據之中那些對你來說提供不了明顯線索的都可以算是噪音,歷史數據是初期為了回測或者驗證,以找出某類型噪音曾經造成過什麼樣的波動,當統計完成之後,實際操作就不用看歷史數據了,因為噪音的特點就是只對近期有效。利用噪音來進行交易需要注意的是:完全無需在意錯過任何機會,因為不管你有多厲害,每天被你錯過的噪音機會也超過99.99%,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删除
    7. 錯過大量噪音機會的主要原因是當你利用噪音開倉交易時,未平倉之前市場又出現了無數噪音機會,所以無論你捕捉噪音機會的能力多強大,都一樣會浪費數不清的噪音機會。不管你怎麼給噪音分類,任何一組噪音都是一條獨立的路徑,每條路徑都有自己的風景,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如果一組噪音是一粒沙,那你可以說一沙一世界。

      删除
    8. 利用什麼樣的噪音還取決於你想要交易什麼品種,我不建議個股,因為個股出意外的情況太多不利於管理。如果你把股,債和大宗商品看成三類資產,那就可以通過交易期貨期權和相關ETF來利用噪音資源,這樣做就能較為簡單的管理風險。

      删除
  4.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