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4日星期五

投資筆記:百盛

近日以1.2元買入百盛,此買入價並非近日決定,而是在前年年底已經定好的,當時股價應該在3元左右吧。還記得制定這個價時被朋友在電話裡直斥太任性。

我的意思不是說我預測到股價能跌到1.2元,而是直到這個價位才滿足我自訂的一系列條件。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仍會擇機增持,條件是不能高於1.2元。

34 条评论:

  1. 百盛多租舖,防守力較弱,地利如何?
    公司業績算是龍頭股中算差,當比較銀泰,金鷹,你認為什麼原因?
    如果地利不強,我認為網購的威脅是最大,同意嗎?

    回复删除
    回复
    1. 百盛的估值比另外兩家差遠了,依我看足夠反映這些問題了。
      幾乎所有公司都有面臨這樣那樣威脅的一天,要么從此消失,要么轉型發展,就百貨業而言,我覺得轉型發展的可能性更大。
      網購有衝擊,但不會完全取代實體商場。我們開發各種交通工具,讓我們少走許多路,節省大量走路的時間,可是我們之中還有許多人經常要去散步。

      删除
    2. 位置優越性如何?有基本認識嗎?
      在香港看收租股,我第一樣看是地利,新地無可置疑是佔盡優勢。
      國內如何看?

      删除
    3. 新地、恆基、長實等大量買地的時候還有幾個人看得出那些地以後是好地?莫說是塊地,就是整個香港,當時又有幾個人看好?

      删除
    4. 買收租股不如買樓收租,最起碼,樓價估值比一家收租股的財報簡單透明,而且還不用付行政費用(收租股公司要僱人吧?)唯一好處是少少資金都可以買到,比較靈活,可這種靈活性最終並沒有增加回報率(更可能減少回報率)。如資金很小又想買樓收租,可以與其他人合資買。

      删除
    5. 我認為香港商場收租股,有點像國內百貨股,所處地點很重要。
      所以我不斷問百盛地利如何。
      當然若你不是分析員,很少會很清楚,反知香港的,你總會熟悉其地位價值。

      删除
    6. 另外,我不是太認同買樓收租一定好過買收租股。
      日後有機會再談,我對地產股的認識不錯。

      删除
  2. Jack 兄,想請教點解認為1.2係適當既買入價?
    我望過下最近季度業績,係虧損2千7萬,而上年同期利潤係近1.5億,不過係因為因仲裁問題而撥備所致,但剔除撥備都比上年少左成五千萬。
    不過佢上年全年先賺兩億4,姐係尾三季表現好差,你係咪認為佢今年第一季既業績已經反映過左最壞既情況? 而唔係第一季賺多而之後三季賺少既習性?

    回复删除
    回复
    1. 我的習慣是先把市值砍一半,如果一半非常值得買就現在開始買,因此我從來沒有買在最低點。現價砍一半就是大約16億港元,無論用哪種估值方法都值得買,當然前提是這個行業不從此消失,這一點信心我還是有的。另外,我原文的意思是1.2元往下開始可以買,而非精確到非買在1.2元不可。

      删除
    2. Jack兄,謝謝你回覆,不過希望唔介意問多少少。
      市值減半之後,你多數用咩估值去評估? 市盈率/股息率或者其他?
      而你認為到價就開始買,點決定分幾多注買入?

      百貨業我都認為唔會消失,好多人認為租金貴,網購會帶黎影響,但呢個影響唔會令百貨業消失,而且個影響去到某個階段就會停止。網購可能會令百貨業賺少左,高租金亦侵蝕百貨業既利潤,但更大影響既係小商戶,小商戶做唔住,租金自然回落,百貨業抵禦力較小商戶強,到時自可受惠。而且因為網購,百貨業或會演變成一種較高端的消遣。網購點都唔同行街shopping,行街有實物可以摸可以試,行街係娛樂既一種。買較貴價既產品,人們大多都希望可以親身接觸該產品,呢方面網購未必提供到。

      删除
    3. 買一家上市的百貨公司,買一家不上市的百貨公司,買一個小型百貨商店,這三者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估值的方法是一致的。事實上,這個問題不是問題,因為如果市值5折後還看不出是否值得買,那就不應該再想下去了。投資是尋找那些5折後很想買的項目而不是苦思5折後值不值得買。希望你明白這其中的不同之處。

      删除
    4. 在弄清楚以上問題之前,如何分注不是重點。

      删除
    5. 謝jack兄既回覆,投資方面博大精深,希望能多多提點。

      删除
  3. 銀泰剛公布中期,看來頂得住下行。
    看評價?會否留意同行的業績?

    回复删除
    回复
    1. 一兩期的財報通常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所以我通常不會據此做任何判斷或猜測。
      從來不會留意同行的業績,因為容易產生錯覺。

      删除
    2. 我覺得現時不是看財報,要看地利,有地利長遠有發展,如果左又開店,右又開店,得個多,死路一條。
      我不清楚百盛,我只覺現時是關鍵。
      另外,留意母公司注入,留意是否當上市公司是垃圾桶,現時應該是守,不是攻。
      我對注資,第一個感覺很有戒心。

      删除
    3. 另外,我認為要看同業,現在是宏觀影響,同行最好比較,為何又些頂到,了解公司缺點,無可能大家做百貨,差不會太遠。
      等於有天港樓大跌,無可能信置商場收租跟新地差太遠,如是,肯定有問題自己看不清。

      删除
    4. 謹慎是好的,謹慎還應該包括:我知道的事情憑什麼市場不知道?我憑什麼知道市場不知道的事?

      删除
    5. 根本我們很多不知,例如商戶組合變遷,消費習慣,位置優越性。
      在港,我敢講大部份商場,我考察過。
      但國內,如非機構投資者,有多少散戶會很清楚。

      删除
    6. 你在年報,基本連幅圖都不多。
      最少買恒隆,圖到多幅看。
      等於你買個舖,你都想親身去視察人流,就是這樣簡單。

      删除
    7. 經過你的考察,恆隆值多少?

      删除
    8. 我考察只是香港的商場,當然考察並不是去估值,估值有公司外聘的專業團隊。我們只需知道他們及公司所提供是否較保守已可,它們所經營是自己地方,百盛所處是租回。
      我並不是去班門弄斧。
      無論如何,我並不是挑戰你,我只是帶出數個要關注的地方。

      删除
    9. 無論如何,就此完結。
      如你想再討論產業,歡迎來我Blog核心股票新地賜教。
      除商場股,利福等有租舖做百貨亦可討論。

      删除
    10. 考察客流量這件事我不去做,因為這件事與估值無關。今天顧客少不表示明天顧客就少,反之亦然。今天客流量多少和今天股價多少是一樣的 - 都沒有指導作用。經營自己的地方和租回的最大不同在於公司是否能最大程度協調各租戶之間的各種摩擦。但這些都已無所謂,因為這不是什麼新信息。

      我有一朋友在港炒樓,每次買樓都要重複一遍:香港地少人多,起樓速度慢而想買的人多。我就問:97年和03年的時候香港地多人少嗎?起樓速度突然加快了嗎?同樣的問題放在這裡也適用,當百盛的市值十倍於目前市值的時候,它的商場都在最熱鬧的地方嗎?它當時不是使用租回方式經營嗎?

      我沒認為你挑戰我,而即使有挑戰我也無所謂,不知為何許多人都介意被挑戰,我非但不介意而且還鼓勵,因為只有不斷的質疑和挑戰才有可能產生新思想。反而是那些只顧談吐體面、言之無物的專業人士讓我覺得反感。

      删除
  4. 新世界百貨負債水平比同行低會較好嗎?

    回复删除
  5. Jack兄,


    太平洋恩利受证监會調查,不知是否做假犯法,兄如何看待此事,如覆牌,兄会沽之否?


    RABIT

    回复删除
    回复
    1. 通告有說明,請先細閱。我不會沽出,反而有可能擇機增持。

      删除
  6. JacK兄,

    最近两个月實在難熬,陰跌連續,看着股票資產不断萎縮,今天又傅亞洲金融風暴重臨,不知兄如何看待手中股票,是否會減持,避險?

    RABIT

    回复删除
    回复
    1. 投資跟打工不同,打工月月有薪水領(有的地方甚至每個星期都有薪水領),投資週期卻很長,恐怕沒有哪個市場週期是每月來一次循環的吧?哪怕你明知如此,過程之中依然覺得特別難受,這是人性使然,別擔心,如果你覺得難受,這至少證明你是一個正常人。我們說“長痛不如短痛”,其實這句話說的的是人的心理特點。正常人的心理就是對長痛的免疫能力低於對短痛的免疫能力,這是慣性思維的副產品,比如說市場跌了3天,你潛意識裡覺得應該再跌3天,如果市場跌了半年,你潛意識裡就覺得接下來半年也好不了,所以每次市場跌了不管多少天跌了多少點,你的心理層面上承受的下跌長度和幅度都要超過市場實際跌幅的兩倍。每個人都有理性心理和感性心理,若非刻意培養壯大理性心理,則感性心理的力量佔據優勢,它會不斷提醒你市場已經跌了多少,已經跌了多久,而且還是雙倍放大,這讓你的負面情緒突然增加了一倍以上。當理性那一部分扛不住了就會被感性那一部分牽著鼻子走。

      删除
  7. 百盛出左中期業績,點睇法?

    回复删除
    回复
    1. 總體來講比我的預期要好。

      删除
    2. 待我看過業績再講講睇法,
      到時指點下。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