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擁抱通脹

傳統觀點認為通脹驅使投資行為,或者,通脹是投資的動機。可是我認為僅因為畏懼通脹蠶食購買力而進行投資是錯誤的。不僅錯,而且還錯了一百八十度,也就是說,正好與正確背道而馳。因為通脹所蠶食的那一部分購買力或資產,其本身就是投資的一部分,即本金的一部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過去5年的實際通脹率為8%,而我僅投資債券,並獲取每年6%的收益,簡單算一算就是每年的購買力被通脹蠶食了2%,5年下來被蠶食了大約10%。這消失的10%就這樣白白消失了嗎?未必。要看我接下來怎麼做。假如這5年我是為了等待一個極佳的,並且有能力抓住的投資機會,那麼那被蠶食的10%就沒有白白消失,它換來了一個絕佳的投資時機,因此我完全有理由把這消失的10%看成投資本金的一部分。假如我不是為了等待任何時機而這樣做,那10%就是白白消失了。

是誰經常提醒你通脹正在吞噬你的資產?就是那些在金融機構上班的人。對於他們來說,通脹是一個工具,一個鞭策你糊里糊塗把錢交給他們投資的工具,當然了,他們之中也有許多人不知道這只是一個工具,只是有樣學樣地跟隨其他人這樣做而已。通脹幾乎年年有,而絕佳的投資機會並非年年有,可問題是他們每個月都要薪水,因此他們只能拿通脹作為鞭策的工具,而不能拿好幾年才出現一回的真正投資機會作為鞭策工具。下次再有誰拿通脹來說投資的事,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如果你做好了投資的準備,那你應該擁抱通脹,而不是畏懼通脹。因為有無數金融從業人員和媒體工作者每天都用通脹作為天大的理由來促使無數投資者做出各種倉促的投資決定。這些投資者本來應該是你強勁的競爭對手,而如今他們卻在各種專家的影響下做出不智的決定。通脹一詞助你消滅了無數競爭對手,你不該擁抱它麼?

11 条评论:

  1. Agent們只想搵份佣, 買完投資物後是生是死是與他們無關的

    回复删除
  2. 我會多謝那些在金融機構上班的人,包括傳媒中的財演、推銷的財務顧問、設計和推廣衍生工具的、分析員、舞高弄低的大鱷……也多謝那些參與投機買賣(賭博)的人士。

    他們都有份推動大市及個股的波幅,製造極端的價格,幫助我的投資增值。

    回复删除
  3. 我只懂温和通脹對經濟及投資環境是有利。

    回复删除
    回复
    1. 經濟是什麼?投資環境是什麼?溫和怎麼定義?有利怎麼定義?

      删除
    2. 在我看來,溫和通脹對XXX有利是一個偽命題,儘管經濟學者和媒體工作者經常把它當成真命題並大肆宣揚。反過來說更能說得通: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利於促成溫和通脹。

      删除
    3. 這是雞蛋問題。
      我舉另一個例子,如股市旺,有人話可以帶動消費及經濟,但有人話經濟好帶動股市旺。
      通脹是一個很複雜的經濟環境,涉及貨幣現象,人的行為,外在環境。

      删除
    4. 雞和蛋問題,我認為先有雞後有蛋。把蛋看成裡面的雞加外面的蛋殼,雞蛋問題於是變成:先有雞再有雞加蛋殼,還是先有雞加蛋殼再有雞?無論是選哪種,雞都優先存在。蛋殼只能來自雞,而雞可以來自蛋和進化,多了一條途徑,所以雞優先存在。

      回到通脹,是溫和通脹造就有利的投資環境還是反之?所謂溫和通脹,就是資金不集中投資少數與生產生活相關的資產。資金的唯一特性就是逐利,而利的熱點一直在不停切換,所以當資金沒有追逐利的熱點時,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意識到追熱點很可能要付出巨大代價,這種巨大代價的來源就是市場 - 即熊市,而熊市正是投資的好時機,因此溫和通脹並不有利投資環境,而是溫和通脹剛好出現在熊市過後,牛市之前。反過來說其實也是不對的,因為沒有人定義什麼樣的投資環境是良好的。

      人們付錢給經濟學者讓他們尋找經濟世界的因果關係,以期下一次能躲過災難,也就是說因果關係是經濟學者賴以生存的產品,於是他們有理由拼命製造各種因果關係。諷刺的偏偏是胡編濫造的各種因果關係以及相信這些因果關係的人共同引起了下一次災難。

      删除
  4. 喜歡 "擁抱通脹" 的標題, 更喜歡看你的文章。

    回复删除
  5. 最驚應該係滯脹,經濟差加上高通脹。不過無論怎脹,只手持現金都大鑊。

    回复删除
    回复
    1. 所以才有人說能手持現金等機會的人是大師。

      删除
  6. 觀點新穎,鞭辟入裡,能令人產生腦震蕩的好文章,受教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