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

梁振英:普選會讓窮人主導政治

(法新社香港21日電)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 接受外媒採訪說,開放普選會讓香港的眾多窮人主導 政治。在香港官員與占中行動學生領袖舉行關鍵性會 談前,梁振英排除民主改革方案。 梁振英在會談數小時前接受外國媒體訪問說,普選 是不可能的。「華爾街日報」(WSJ)和「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都刊載他的訪問。 他說,如果領導階層的候選人由大眾提名,那麼香 港社會最大部份群眾、也就是窮人,可能主導選舉。 梁振英在訪問中說:「如果完全只是數字遊戲和數 字代表性,那麼顯然地你就要向月收入不到1800美元的 半數香港人傾斜。」 香港若干主要路口3個多星期以來,因要求普選而 發動的大規模集會癱瘓。這是北京當局自1989年天安門 爭取民主示威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官員今天與占中行動代表的對話預定下午6時展開 ,將有電視實況轉播。示威民眾說,將在示威現場架設 大型螢幕。 由於雙方似乎都不願妥協,外界擔憂兩邊無法取得 共識,可能會進一步造成抗議民眾和警察之間的衝突。 (譯者:中央社羅苑韶)

=======================================================================

1. 請問梁生: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城市中的最大部分群眾不是窮人?如果事實上所有國家、城市中的最大部分群眾都是窮人,那麼按你的邏輯民主是否應該立即從這個世界消失?

2. 鄧小平說過:“允許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其他人致富”。先不說這個基本政策方向是否完美無缺,但至少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前半段政策向那些最有可能致富的人傾斜,在完成前半段任務之後,政策又開始向其他人(即窮人)傾斜,以完成後半段任務。不知梁生作為中央任命的特區長官是否贊成中央偉大領袖的政治主張?如果贊成,即應該深刻認識到政策不應固定向富人或者窮人傾斜,甚至不應保持固定的平衡狀態(即對富人窮人永遠一視同仁),它的傾斜應該是動態的,因應社會矛盾的變化而變化。社會矛盾與宇宙萬物一樣總是不斷變化,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政治的本質就是通過政策調節社會矛盾令社會生產力得以最大程度發揮。做不到如此效果的政策就必須改變,不明白這些基本道理的人就不配當政治家、領導、長官、領袖。

3. 從最基本的科學角度來解釋“為什麼當貧富懸殊時,政策絕對應該向窮人傾斜?”。我們知道只要物質條件允許,人類就如其它生物一般為繁衍後代而努力。繁衍後代有兩大意義,一是讓物種持續生存,二是豐富物種的基因庫。基因庫是決定物種是否能夠通過自然選擇而進化的唯一因素。人類每生存一天都可能遇到全新的棘手的問題,例如最近的依波拉病毒,如果人類中有聰明的科學家能夠開發出消滅該病毒的藥劑,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就不會因為致命病毒的出現而無法生存下去,而那位聰明的拯救人類的科學家可能是從一個窮人家庭出來的,如果那個窮人家庭一開始就窮到無法生下那個聰明的小孩,或者生下之後無法養大,或者養大之後無法接受教育,試想人類還怎麼應付依波拉病毒?正是那個窮人家庭不至於窮到不生育後代,人類的基因庫裡才有了這位聰明科學家的基因,人類才得以避過一劫,人類這個物種才能繼續生存發展壯大。擁有天賦的基因組合(即一個人類個體)可能來自於富貴家庭也可能來自於窮人家庭,換言之,越多家庭繁衍後代,人類就越有可能出現天才、人才、鬼才,只有各種才的不斷湧現才能使人類世界不斷進步。若以豐富人類基因庫的科學意義來說,讓兩個窮人家庭繁衍其後代要比讓一個富人家庭繁衍後代更有現實意義,更何況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城市中的富人和窮人家庭的比例都遠遠超過1:2. 因此,政策絕對應該向窮人傾斜。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窮人,並非以財富絕對值衡量,而是以生育後代的物質基礎來衡量,以現今的香港來說,大多數市民完全符合這個窮人的標準,也就是說他們對生育後代有物質上的壓力,這個壓力阻礙了人類基因庫的豐富,進而阻礙了人類的發展,政策有義務通過適當的調整來舒緩這個壓力,這是一切政策、法律、法規所應該保護的唯一事物。

4. 從梁生的發言中可看出他對政治、科學、甚至最基本的邏輯判斷都一竅不通。以上第一點反駁了他的基本邏輯判斷,第二點指出了他對政治本質的不了解,第三點說明了他對人類科學的無知,結論就是梁生失德。什麼是德?就是我們常說的道德。如果一個人的工作、社會地位影響著千千萬萬其他人的生活,那麼他最大的道德就是學習掌握足夠多的知識,以作出明智的決策,相反,不學無術就是最大的失德。

荒謬的統計

佔領行動持續第二十五日,香港研究協會過去兩日進行電話抽樣訪問,以瞭解市民對佔中的意見,在超過一千名被訪的十八歲以上市民,有七成不支持佔中,比上星期調查上升兩個百分點,支持的有兩成四人,減少三個百分點;市民對行動組織者,包括佔中發起人、學聯及學民思潮表現評價,進一步轉差,六成四的受訪者對佔中示威者的行為不太接受或完全不接受,上升三個百分點。對於政府處理佔中的表現,有五成七人認同,六成四人則接受警隊表現,不接受則有三成六人,顯示市民對政府及警隊表現評價持續正面。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指,市民對佔領行動組織者及佔中參與者表現的評價進一步轉差,呼籲他們切實考慮市民意見,顧及社會各方利益,盡快和平撤離,用對話取代對抗,解決政治紛爭,讓社會重回正常運作。

======================================================================

剛剛在雅虎看到以上這段荒謬的統計數字,好想問下負責統計的人究竟是否學好統計學基礎。統計學的基礎就是選取適當數量的樣本,在7,000,000人口中選取1,000人作為樣本算什麼統計?

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

拖不起,打不起

政府處於明顯劣勢,既拖不起也打不起。每拖一日,警力就要消耗一日,此等常規外消耗經不起時間考驗,過程之中只要一小部分人壓力爆煲做錯事就要付出巨大代價。要打,那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除非能夠百分百封殺一切傳媒,否則西方國家豈會坐視?國與國之間存在廣泛的合作與競爭關係,有合作機會時大家不會輕易錯過,有打擊機會時同樣不會輕易錯過。再者,示威者有太多合法的辦法癱瘓整個社會系統的運作,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只是非到不得已不拿出來用而已。政府應該盡快服軟,該辭退的官員辭退,該更改的政策更改,該安撫的市民安撫。

2014年10月14日星期二

“為了香港的未來,我們爭取真正的民主”?

標題的句子正是許多佔中參與者的說法。一個被廣泛接受的邏輯是:香港的繁榮昌盛必須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離開了民主,香港的未來不可能光明,而年輕的學子們正在為了這個民主的基礎而全力爭取,所以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香港而不是為了自己(至少不是全部為自己)。這個邏輯沒有問題嗎?

家父曾經感嘆人類真是幸運,應該說幸運到了極點,因為他發現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好落在目前運行的軌道上,離太陽既不太近,也不太遠,如果再近一點,氣溫可能要超過100攝氏度,人會被烤熟,如果再遠一點,氣溫就太低,一切都可能要變成冰塊。如果這個說法能夠讓那些整天覺得自己很不幸的人突然覺得原來自己是何其幸運,然後快樂地生活下去,那麼它就有莫大的價值。然而,即使它有莫大的價值,也不能讓它變得正確,除非人類的祖先一開始就在宇宙中流浪,無意中發現了地球這個適合生存的星球,然後搬進來居住。這段文字和本文標題所述觀點有一共同點,那就是所謂的本末倒置。

銅鑼灣羅素街的租金水準已然是世界頂級水準。租金水準取決於該地段的繁華程度(繁是指人流多,華是指人均消費高),而繁華程度是否取決於該範圍內商家的營運水準呢?想像一下假如羅素街上的商家由於經營不善,導致顧客不肯上門,結果會是如何?很簡單,他們將很快支付不起昂貴的租金,被原來不在羅素街經營的其他商家所取代。業主絕對不會因為租客的經營不善而降低租金,業主會尋找更善於經營的新租客來取代舊租客。新租客和舊租客有什麼不同?如果我說舊租客內部管理制度不科學,不民主,不尊重員工,導致員工工作懈怠,最終傷害顧客的利益,影響店鋪業績,而新租客內部管理制度完善,民主,尊重員工,員工士氣如虹,盡心提供最好的服務,使店鋪業績蒸蒸日上。。。可以嗎?可以的,這個假設在邏輯上完全說得通。究竟是因為商家運營水準高支撐起該地段的繁華,進而高租金,還是因為繁華和高租金讓商家保持高運營水準?如果不是商家的高水準決定該地段的繁華和租金,那麼又是什麼因素來決定呢?如果有了答案,不妨進一步想想如果羅素街是銅鑼灣的羅素街,那麼香港可不可以看成是世界的羅素街呢?

英國政府統治了香港,由於其先進的管治使得香港得以繁榮昌盛,被譽為東方明珠。假如英國政府當時統治的是內蒙古大草原,撒哈拉大沙漠或者喜馬拉雅山,同樣採用先進的管治手法,那三個地方也同樣能如香港般繁榮昌盛嗎?

無論是誰生活在香港這個地方,他們都如同羅素街(香港)上的租客,他們不得不努力保持高營運水準(高度民主、法制),否則他們必然被其他人取代。真正決定香港價值的直接因素是:經度,緯度,海拔高度,海岸線,各種自然資源和周邊城市網絡。這些直接因素發揮作用,衍生出一批間接因素:例如到今天為止的本地歷史,多年沉澱下來的本地文化,各種生活設施等等。能夠摧毀香港價值的事物有兩類,第一類是天災(即改變上述直接因素的自然災難),第二類是科技,由於價值是相對的,如果有一天科技發達到可以讓人類生活在沙漠,高山,草原甚至極地上都如同生活在發達的大城市裡一般舒適,那麼地域性優勢也就消失了。

回到主題,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為了能夠繼續生活在香港,我們必須爭取民主,因為香港只能掌握在懂得運用民主最優化生產力的人手中”。

2014年10月7日星期二

對佔中的理解

儘管對政治話題一向不太感冒,但由於近日周圍朋友聊天都躲不開佔中這個話題,今天就零碎的寫下一些看法。

佔中是偶然還是必然?

我想這是必然的。人的天性是不喜歡變化,確切一點說,是害怕變化,尤其是生活環境的變化。能夠提供證明的例子有很多,其中我記得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當年美國剛開始解放黑奴時,竟然有相當一部分黑奴不願意被解放,他們覺得解放他們相當於打破了他們的飯碗。今日的香港儘管實行一國兩制,但在許多政策細節上起了變化,這些變化導致了生活環境的改變,當越來越多人感受到變化時就必然產生反抗心理和行為。既然佔中是必然的,那麼我們是否還能責怪那些佔中的人?我們能不能責怪感冒的人流鼻涕咳嗽呢?

民主有何作用?

談論佔中時多多少少會提到民主。民主能保證選出優秀的領袖嗎?- 不能。民主能保證選出的領袖比非民主(小圈子)選出的領袖更好嗎? - 也不能。民主能保證的是當不幸選到糟糕的領袖時,能夠盡快讓該領袖退位讓賢。假如整個社會是一部機器,那麼民主就充當著潤滑油的角色。民主通過法律和影響人們的思維習慣來起潤滑作用。法律通過保護該保護的人,懲罰該懲罰的人來減少社會矛盾,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減少整個社會的摩擦成本,提高社會生產力。民主意識的潛移默化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習慣,生活在民主國家的人更懂得尊重他人,當尊重成為習慣,社會的各種摩擦就自然降至最低。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清潔工人,你剛剛認真打掃的地方很快被其他人亂拋垃圾,你會不會覺得不高興?你應該會覺得那些人不尊重你的勞動成果,久而久之你就不那麼認真打掃了。如果清潔工這份工作不受尊重,那麼清潔工們還有沒有可能滿懷驕傲的完成他們的工作?互相尊重對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而民主恰恰能讓人養成這個良好的習慣。

佔中可以更進一步減少對民生的負面影響嗎?

我覺得可以。例如示威者可以考慮到被影響到生意的店家那裡消費,而店家也可以考慮在短期內販賣一些示威者需要的物資,雙方都努力一下就可以把負面影響降下來。

政府可以繼續堅持下去或者耍手段(包括欺騙、鎮壓)嗎?

可以的,不過這是在做無用功。繁衍後代,是一切生物,當然也包括人類在內的基因使命,由於繁殖需要物質的支持,而物質的總量是有限的,所以聰明的人類不得不想盡辦法來提高生產力,要提高生產力就必須降低摩擦成本,而民主就是一種有效手段。只要政府是人類,就無法長期對抗自己的基因使命。從古至今,人類社會的生產力不斷提高,任何阻礙生產力的力量最終都要枯竭。

佔中者做得對嗎?偉大嗎?合理嗎?結果會如何?

我覺得沒有做對,因為事實上是對一部分普通市民造成了困擾,而這種困擾並非不得已。更談不上偉大,像歷史上真正的自由戰士,為了自由而徹底犧牲自己那就算偉大,反之,犧牲自己的一小部分利益的同時還要犧牲其他人利益的行為,只能算是合理 - 任何人保護自己的利益都是合理的表現。就如同在大陸看到老人摔倒不去扶,為了保護自己不捲入麻煩事絕對是合理的表現,但絕不偉大。我相信佔中者深知民主的好處,同時也相信他們沒有民主的覺悟,沒有充分的覺悟就不可能有徹底犧牲自己的利益的動力,所以這場運動在本質上只能算是一場半吊子民主運動,因此它的結果就是不可能帶來真正的民主,這也不奇怪,真正的民主從來都是得來不易的。這場運動充其量就是給下一次運動奠定基礎。